合模线专用HD执行元件RSF-25A-100-E200又称溢料线:过量的塑料在模具接合部位流出,切除溢边后仍留下可见的、有时称模痕或界面线,也指由于物料流入塑模部件之间的缝隙而在塑件或铸件上产生的缝迹,或制造塑模的主体模型下的接合缝,用以表明塑模在该处分成两半或分成几个部分。
合模线专用HD执行元件RSF-25A-100-E200通常,在塑件上的合模线取决于模具的精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加工精度不高,致使模具配合不良,在塑件上出现明显的合模线,甚至产生飞边。为此,除必须要求模具具有高的加工精度外,还要求在模具计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合模线应位于塑件上不明显的部位;
②合模线应位于塑件上易于去掉飞边的部位;
③合模线设在平面上。
通常,用钢材加工的模具,易于出现飞边。铸铝模具和铜镍合金电铸模具精度高,飞边少
合模线专用HD执行元件RSF-25A-100-E200模具的阴模和阳模必须配合严密,要避免轮廓或阶梯型合模线出现。如果合模线必须设计在制件的侧壁上,则制件侧壁
表面应设计成下图1所示的结构,两边间的距离为0.254~0.381mm。在可能的情况下,侧壁上可设计0.254mm的凸圆,如下图2所示。
由于模塑件表面需要修整,所以在合模线处设计一个半径为0.381~0.794mm的圆弧边,如下图3所示。在设计侧壁有沟槽的制品时,应从上部留出一段距离,如下图4所示。此距离大约为1.98~2.36mm,这样容易去除飞边。在设计合模时,尽量采用圆形面合模线,因为圆形面合模线要比直形或畸形面合模线设计起来更容易些 。
合模线专用HD执行元件RSF-25A-100-E200造成合模线毛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工艺控制方面,常常是由于过分充填,注射压力过大或锁模力不够造成的,二是模具方面的原因。解决的办法是:
①先不要注满物料,看-下没毛边时,然后延长注射时间,再增加保压时间;
②增大锁模力,锁紧模具;
③维修模具,将毛边大的部分烧焊,然后再研磨抛光达到规定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