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韩国公布了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六年计划”,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1983年,三星在京畿道器兴地区建厂,正式进入半导体领域,随后现代、LG、大宇也开始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整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设计、制造和设备领域均比较薄弱。1983-1987年全球半导体业进入低潮期,三星加大逆周期投资力度,韩国也投入了3.46亿美元实施“半导体工业振兴计划”,韩国采用“+大财团”模式促进芯片产业。同时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兴起,日本企业由于执着于研发高可靠性产品的研发而逐渐丧失市场份额,三星等韩国企业则推出了寿命短、价格低的DRAM产品以抢占个人计算机市场,市占率快速提升。1987年随着内存价格回升,三星也开始迅速盈利,到1992年三星超过日本电气成为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目前在存储器领域,三星和SK海力士处于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
韩国的半导体设备也受到与企业的大力扶持。2009年以来,三星、海力士通过股权投资、合作开发、产品采购等方式支持设备本地化开发;2016年韩国主导设立了总规模约2000亿韩元的“半导体希望”,用以提升半导体设计、设备和材料的实力。韩国半导体设备领域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不乏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根据SEMI的报告,韩国和欧美日设备厂商的技术差距仅为2年,韩国的半导体设备产业具有较强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