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数控机床的MTBF只有200~300小时,停机对用户来说,就是不能创造价值,用户没有意见才怪。 日本的Fanuc公司生产的数控系统及伺服装置,故障率有严格的统计及原因分析。据该公司2012年1~12月统计,在中国需要维修服务总台数从1月份的34.9万台,增至12月份的38.5万台,拥有量覆盖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故障率仅为0.004~0.008件/月·台。 Fanuc的创业者老稻叶先生,已90高龄,每月亲自过问及研究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 精度的一致性,即Cpk(制程能力指数,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也即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编者)值要达到1.33以上,这是汽车行业等大批量生产企业购买机床产品时必须考虑的,现在国产机床精度保持性不高,这些大用户不敢用国产机床及其生产线。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原因,德系、日系、美系、法系、韩系合资汽车厂都使用其合作伙伴的国外机床,中国企业根本打不进这些行业中去。 德、美、日、法、韩等国的汽车行业发展拉动了各自国家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惟独中国是个例外。 影响加工精度、光洁度的机床静动刚性、热变形、振动等基础理论,上世纪60年代北京机床研究所在样机试验中,已有成熟的规范,已做了数十种(台)机床的试验,包括高精度坐标镗床、开刃磨床等,有的在所内做,有的在生产厂做。 现在测试条件好多了,具有很多非接触式的测试仪器,如测量振动及热变形可达亚微米级,测量温度可达±0.5℃,测量噪声可以用丹麦生产的BK噪声仪加上傅立叶函数分析,可以分析噪声的来源,测量圆度可用Taylerhobson的圆度仪,并且可测出多次谐波,分析振动的来源。 昆明机床厂新开发的高精度数控卧镗正在做热变形试验。 主流企业尚达不到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大家熟知的在银川的马扎克小巨人企业,我国哪一个企业能与其相比,包括排名世界前十位的沈机、大连机床集团其先进的工艺装备、严格的工艺纪律,全数字化的管理、职工的培训,差距很大,因此国际企业产品的含金量就高,也许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赶上他们。 光洋数控系统所配套实德生产的五坐标联动的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闭式及开式的叶轮,其材料为合金铝及耐高温合金,加工难度之大超过想象。所用的刀具是人造金刚石或超硬合金,比米粒还小,有前角、后角、横刃、断屑槽,它决定着数控编程,还需要保证所需的光洁度及断削,这就是使用工艺与刀具及切削理论的应用,决定着加工机床的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