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行业空间超 600 亿美元。根据 SIA 数据,2018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 4690 亿美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 616 亿美元。即使 19 年行业资本开支有所下降,根据 SEMI预测,设备销售额也将达 530 亿美元,半导体设备行业是不折不扣的大行业,大行业诞生大公司,应用材料、拉姆研究、阿斯麦(ASML)、东晶电子等设备巨头年收入均超百亿美元,而目前我国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收入规模还非常小。
自 2017 年以来,半导体相关产业链就成了投资热点,虽然受智能手机销量低迷等因素影响,全球半导体景气周期在 18 年后有所下行,但 5G 和人工智能或将推动半导体景气度再次上行。而国内半导体设计、制造、设备公司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核芯”技术的“自主可控”已成为全局战略的重中之重,中兴、华为事件,乃至近期的日本队韩国半导体材料及设备的出口限制事件,更是让半导体领域的国产化迫在眉睫。
在产业链中,半导体相关设备难度,也是我国芯片国产化所面临的的短板,它的自主可控直接决定了我国在未来在国际产业竞争、协商中的话语权。未来,贸易冲突可能从加征关税升级为技术封锁,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半导体国产化时不我待。
本文主要从半导体市场格局、中国半导体发展现状、晶圆制备各流程及所需的半导体设备等方面进行介绍,展望半导体国产化的前景和产业链相关设备公司。我们认为,自主可控是半导体行业的投资逻辑,叠加半导体产业向中国的转移,看好设备行业长期成长性,重点关注掌握核心技术、在细分领域有突破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