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消费电子产业由欧美日在向中国本土转移,我国本土的电源管理芯片正在处于上升期。从德州仪器来看,在电源管理和运算放大器这两大领域,其下游市场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汽车电子市场,在消费电子领域TI芯片只占5%左右。另外,终端消费品的制造中心在向亚太转移,其原因是因为近些年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企业的竞争,使得欧美这些原厂无法维持原来财报里的高毛利,所以欧美各大芯片企业已经逐渐淡出民用领域,开始转向汽车级、工业级、宇航与。因此这也给我们的国产电源管理芯片挪出了发展的空间,尤其是中小功率的消费电子已经在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国内每个做模拟芯片,尤其做电源管理芯片的公司都有一颗TI梦。要想看自己的发展机会,不得不从TI看起。TI自1930年建立,至今已经有90年发展历史,现在大概有12.5万种模拟芯片产品,同时每年新增3000-4000种。模拟芯片的生命周期长,所以收入重叠也会推动公司业绩的成长。同时,模拟芯片技术发展主要以实验的次数以及对材料、制程工艺的理解和技术经验的积累。模拟芯片的技术人才,其经验积累学习曲线大概在10-15年时间,因此员工经验积累对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稳定性和整体的有效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不管是ADI还是TI,其迅速发展都得益于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从ADI的数据可以看到,90年代以前ADI迅速发展,其21%的营收来自于给予国防的巨大开支。我们当前面临的市场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潜力,这也为中国本土企业的电源管理芯片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